
备课是将教科书改编成“剧本”。剧本应忠实于原著,但更应适合于表演。
1、【备教材】只有对教材有非常透彻的理解,才不至于“照本宣科”。 2 、【备引入】新课的引入,衔接上要自然,语言上要有味,情节上有悬念。引入中,创新和悬念是魂。 3 、【备思维】教科书是正面叙述,而逻辑思维可能是逆向的,诸如:这个定理的证明是如何想到的? 4 、【备逻辑】这是战略全局。小说电影你看懂了,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每一情节形象的复述一篇?其中各情节的逻辑顺序理清了吗?重难点是什么? 5 、【备战术】重难点如何分解和突破?如何形象的比喻?如何恰当地使用教具及多媒体? 6 、【备设问、例题及练习】巧设疑问,启发性强,高质量的设问,更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、去发现,以尝到思维飞跃之果。可在知识的内在联系处设问;在关节点设问;在相似易混淆处设问;在探索规律中设问。例题最好让学生先思考,切忌学生连题目意思还没读懂就“灌”。练习是巩固知识,并且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过程,安排时不仅要注意覆盖性,更要注意层次性。 7、【备拓展及反思】拓展就是类比、联想、以点带面、举一反三,如一题多解及一题多变。拓展及反思是提升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,尤其要抓住解题后的反思并让学生形成习惯。 8、【备人文】人文是“味精”,是激励,是关怀, 是精彩的语言,是兴奋的源泉。如时代背景,蕴涵的科学精神,小幽默,抖抖小包袱,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赞美等。 9、【备学生】学生的程度如何?课堂节奏如何把握?课堂是教师导演并主演,学生参与。互动的目的是启迪思维,让学生勇于探索并保持注意力,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。何时参与及怎样参与?建构主义学者杜伊特认为,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教学,要了解学生的观点,不考虑学生的观点,就不可能出现有效的教学,因为人们不了解教学所依赖的原有理解,也不知道从何开始镶嵌教学。持续学习的有效动机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去体验快乐才能培养起来,这种快乐存在于他们自己所见和所选的问题解决中。
10、【备小结】课堂小结,是回顾这堂课的主要内容,尤其是捋清其逻辑思路。小结应该是“启迪式”的口气。不要小看这两分钟的小结,它可是一堂课中授课、学生思考练习后的归纳提炼及升华,其重要性相当于一堂课中的“点睛之笔”。并且,教师当堂的“提炼”,也是对学生今后能自我“提炼”的启发和示范。
|